返回索引页

《美國「深層政府」如何重傷這個世界!》

2024-05-24



援乌法案通过的政治折冲
美国政治是利益集团分赃的平台
财团反扑和新自由主义
Neocon
减肥和戒糖
提问


唐湘龙 00:28
欢迎来到龙行天下,今天星期五的时间 9 点半钟的时间,今天是王孟源的时间。来,在我们线上的人在美东,几乎是日夜颠倒。但是每次我听他讲话的时候,我是...我这不是客套,我是真的洗耳恭听。尤其今天我们在关注今天的主题的时候,他有机会让我们对今天的全球政治的基本的问题,就是美国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有关于新保守主义的、 Neocon 的这个概念,在过去的王孟源为大家的讲座——对我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讲座课程——在这课程里面的时候,王孟源在提到的时候,仿佛把它当做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概念,好像大家都知道 Neocon 是什么东西,然后就带过去了。但是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对今天美国为什么会成为今天,感觉上面是一个有一种全球干预,企图急于把自己的价值观、价值系统铺设到全世界,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这样子一种的意识形态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好,今天有机会可以让大家回到问题的本质去,好好认识这个问题。

包括美国的在总统选举的过程当中,你看到的川普那所代表的右翼不断地在指控,就是说美国其实被一个 Deep State 深层政府所控制,那这个指控到底又意味着什么?这几个概念之间其实是有连通性的,而真正的连通的是你如何去理解今天乌克兰以及在以色列、以-哈的冲突当中,中东跟俄乌战场这两个战场,这两战的根源其实跟 Neocon 的意识形态是有高度的关联性的。如果你不理解这件事情,你就没有办法理解今天的国际的冲突。看起来是地缘政治,但是本质上面是美国政治,甚至于包括以色列...

那今天在我们线上的王孟源欢迎,(王:大家好)。孟源,今天如果有时间,最后面的时候我们再过来分享一下他对他的减肥经,这个其实对我来讲可能是很有吸引力的,不过我们要严肃一点,我们先来关注一下。

援乌法案通过的政治折冲



今天的话,我们从两个主题开始,第一个孟源,孟源在昨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孟源提到就是说其中第一个就是美国的共和党,美国共和党明明在选举之后,虽然他上次的其中选举也不算选的好,因为没有预期中好,以至于... 但是他终究是掌控了众议院。可是众议院,我们看到他众议院的议员一个一个辞,尤其那叫盖拉格的在请辞了之后引起了很多的讨论。那这个讨论就使得今天,今天在美国的国会里面,在处理有关于乌克兰议题的时候,最后你会发现共和党好像守不住城池,终究对乌克兰的这 600 多亿的援助法案似乎抵抗不住拜登的这种所形成的舆论压力,放水让它过了,为什么?

王孟源 03:44
好,这件事情其实要从去年 10 月开始。那时候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个是拜登政权准备援助乌克兰的最新一批 610 亿美元的法案,这个呈交国会。然后因为美国的大选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时的共和党的民粹派就抵制他们的、当时的众议院院长 McCarthy。McCarthy 是建制派的,所以最后就把他给罢免掉了。罢免掉以后闹了一阵,到最后第四个候选人才脱颖而出,也就是后来的 Mike Johnson。虽然他不是一直高调的民粹派——其实他是倾向同情民粹派的——所以最后他才能够胜出啊。就是正因为民粹派的人对他有信心,而他历史上又没有得罪建制派太过分,就是他没有太高调,所以就变成一个妥协的候选人,就胜出,变成众议院议长。但是我们要... 就像你刚刚讲的,美国在 2022 年期中选举的时候,共和党选的并不好,原本大家以为他会在众议院大获全胜,结果只是选胜的那个比例是多少呢? 222 席对 213 席。美国的众议院它过半数的标准是 217,就是这一届——每一届都不一样,但是这一届是 217。

所以到了去年 11 月闹了这两件事之后,国会发生了... 进一步在众议院,这个民粹派就真正掌权了,在那之前是由建制派的 McCarthy 当议长,对不对?后来换成了Johnson,就变成民粹派的人掌权了。那民粹派掌权以后就把这个援乌法案给拦下来了。因为这个是大选议题,所以对他们支持 Trump 的来选举是有用的,是有一致性的,可以鼓舞他们的选民的士气。这时候连带的发生了几个巧合,第一个巧合就是什么?McCarthy 就辞职了,McCarthy 灰头土脸,建制派的幕后就是美国的那些深层政府,那些大资本财团...这些大资本财团,你们这些政客其实都是为他们打工的,打完工以后退休以后当然都是要安排好出路,当然这个都是美国的这种制度安排,是完全合法的。你只要没有签订合约,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这种非正式的惯例的话就是完全合法。你必须要签了合约,而且签了合约以后违反的法律可能是税法。就是你,你要报税... 美国的这个法律的概念跟我们中国人这种政府的治理,还有那种士大夫的对朝堂的责任,是完全不一样。不论如何,那个时候刚好 McCarthy 就决定去拿高薪,跟建制派的背后的财团拿高薪,他就退休了,退休以后刚好还有另外一个丑闻,叫做 Santos,一个共和党的国会议员,他闹了丑闻,所以就被开除了。然后又刚好又有一个人退休离职,这是 12 月底的时候离职,所以到了今年的 1 月 1 号的时候,美国的共和党跟民主党的那个众议院席位的对比是 219 对 213。然后这个援乌法案就越炒越厉害。

我想大家如果回顾一下,今年 1 月到 3 月的时候,可以说是大新闻,已经变成拜登政权他们主推的最大的一个政治 Project,一个他们的那个政策的方向,执政的重点,结果就卡在众议院上,那这时候很有趣。你如果回去看的话,就在今年 3 月,一连串有两个众议员,共和党的众议员就一下子辞职,就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理由就辞职。而且你想想看,美国的众议员任期只有两年。所以一般来说很少有中途提早辞职的,反正你做完了,两年一下就到了。而且当你的党的多数是这样岌岌可危的时候,你即使是要急着退休,你也可以说我宣布大选后退休,不必要说大选还有半年的时候就急着退休嘛,对不对?所以这很明显的就是建制派收买了这两个人,就是从 McCarthy 退休受到启发,然后看到只需要再两票就可以把它压到 217,所以 3 月初退休了一个,然后 3 月 22 号又退休了第二个。这样子一来,共和党的众议员就只剩下 217 位。这是过半数的最低标准了。再掉一个它就不是多数党了,就变成两个少数党了。那在这种情形下,你想想看。我在看到新闻的第二天,刚好我去大陆的一个学术座谈会,我就在这个座谈会讲了,说:大家不要看这个援乌法案炒了半年多,看似那个共和党说什么都不让他过,但是你看到昨天他们又有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忽然辞职,让他们的多数已经掉到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随时都可以变成少数。这个时候你应该可以看出这个这里面很可疑,这个这些离职的众议员很明显是被建制派收买,来被民粹派施压,共党民粹派施压。所以你必须要考虑有可能这个援乌法案会有变。这是 3 月 23 号我上学术座谈会的时候讲的。果然到了 4 月 20 号 Mike Johnson 就妥协了。从 4 月 20 号他妥协援乌法案过关之后,在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提任何民粹派的阻挠行动,都是非常的配合,甚至跑的比建制派还远。

就是你看现在以巴的这个冲突,美国政坛的几个大咖里面最支持 Netanyahu 的是谁?就是 Mike Johnson。所以很简单的你就可以看出,这是他们建制派,也就是深层政府的那些大财团,他们对共和党民粹派这一届的众议员釜底抽薪,把他们所有的权利都阉割掉了。也就是说去年 10 月的时候民粹派做了一个反扑,就是他们做了一个革命,把 McCarthy,把他们的那个总督,把建制派来的总督也就是 McCarthy 给革掉了。但是革掉之后 5 个月,建制派就把这些这派又打服了。那打服以后一直到我们就基本上现在到大选之间,美国的这些这众议院的这些民粹派就没有什么搞头,大家可以...所以热闹也就是热闹了五个月。

唐湘龙 12:36
所以前后等于共和党的众议员,一共有 5 个离开了众议院。

王孟源 12:44
对,其中有 4 个是辞职的,一个是因为贪污案的被解职的。

唐湘龙 12:52
这种的政治运作,听起来很丑陋,很肮脏,不过他就是这样子公然的,然后也就也是堂而皇之地运作出他要的东西,而这政治人物,尤其是盖拉格,他在离开的时候,我那时候就很好奇说他到底要干嘛呢?他是要参选吗?还是要怎么样?就看起来不过就只是所谓的建制派的收买的对象而已。

王孟源 13:17
对,其实他们都是打工人,对不对?建制派的这些政客都是打工人。那他们……这个我觉得。这一次最重要的是所谓的自由媒体——没有一个人分析这一点,我在英文媒体也没有看到分析。

唐湘龙 13:42
没有错,所以说你刚那个分析是非常好的一个分析,我在听完之后我觉得 OK。

王孟源 13:48
很奇怪的就是这些主流媒体,他们只报某一个共和党议员离职。可是明明这一离职,共和党的多数党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但是没有人做进一步分析,这个就是他们美宣掌控话语权的一种话语术。很明显的道理,但他不讲,一般的民众就不会自己想到,对不对?它很明显的事情,路上有一只死猪,但是他只要不讲,大家都看不到。我觉得这就是现代社会、现代的工业社会,掌握媒体的话语权太重要了。在这件事里面我觉得最吃惊的、最重要的一个观察点是他们的宣传点,他们并没有说掩饰,并没有说这个共和党的众议员辞职,所以我们不能报辞职。辞职他当然报了,他只是不跟你讲这个辞职实质上的政策影响,他也不跟你把这件事跟援乌法案联系起来。所以,他靠的就是一般的民众不会想到这些事情。他只要记者编辑不跟你讲这件事情,他甚至不需要说谎,实质上就已经说谎了。这也是为什么 Trump 在上一个任期的时候一直讲 Fake news,很多这些 Fake news 是直接撒谎没有错,但是有很多时候他是根本不用撒谎。他是跟你明面上报道了,但是深层的联系他不跟你讲,以后就等同没有发生。为什么?因为民众自己想不到。

美国政治是利益集团分赃的平台



其实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自然现象。因为所谓的资本主义衍生出民选体制,它里面的基本逻辑脉络就是因为资本原本就不是唯一的。你如果是封建主义的话,大家都知道你的老板是谁,但是资本的话就是有一个好,有很多财团,你每一个工业都有一个大财团或者两个大财团,对不对?那你这样一来以后。就有财团本身有自己的利益,然后行业本身所有财团又有公共的利益,对不对?美国演化到 20 世纪以后,它最重要的几个利益集团是什么呢?最大的就是金融,其次是军工,还有能源,这三个是最大的,然后第四大就是医药业,然后等而次之。其实我们最常看到的那些很有名的创业者,像是 Elon Musk,他们的政治力量非常的薄弱。Amazon 的老板 Bezos 是美国前十大富豪之一,而且已经有钱了三十几年了。但是他为什么去买华盛顿邮报?因为你这种新富的人,没有那些...你不是光有钱就行了,你必须要把这个钱收买足够的打手,足够的势力,这个都需要时间、需要努力、需要运作、需要投资。像很有名的那个 Koch 集团,Koch Brother 他们是从 60 年代就开始花大钱,一直到现在,六十几年,他们才算是一个势力。

当然你要成为一个政治势力... 你现在忽然你手头上有几百亿美元,你要参与这个政治,美国的这个政治分赃,进入这个政治平台,成为深层政府的一部分。深层政府的来源有投资者,就是资本。这个资本,新的资本形成之后要参与这个俱乐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收买媒体。我突然刚刚谈到这个媒体掌控选票是非常影响民众的意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这是为什么 Bezos 去买 Washington Post。。他买了 Washington Post 不是把他自己手下或者他自己去经营,而是雇了一个建制派的既有的政治打手来帮他经营,你就可以看得出他这个是它要加入建制派的一个投名状。另外一个你可以自己成为深层政府的人,就是你当他们的打手,然后慢慢的在这个打手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有最多人脉的。因为毕竟是人的社会,对不对?美国虽然不是像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但是你到最后还是 Rolodex,讲政治的话还是要看你的那个 Rolodex 中文怎么讲(编注:对应的中文词实际上是名片盒),就是地址薄、那个电话号码薄。你那个总有的交情的,那个人脉的宽广。

唐湘龙 19:50
就你的通讯录了,你自己手上的通讯录,那通讯录里面到底是哪些人?大概就知道你这个人的社会地位了。

王孟源 19:58
你能够拉的人,你要拉;不能够拉的人,你要能够吓得住。在过去这 50 年,这一套玩的最利落的就是 Clinton 家族,所以 Clinton 才从一个政治打手起家,然后做到总统,然后退休之后他跟他老婆都同样成为深层政府的一部分。就是你要是能够真的做的好的话,然后有足够的人脉的话,那你就是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会——因为毕竟这个资本他们是很松散的,而且甚至是有冲突的,能源跟一些生产业的财团是有冲突的——能源价格升上去以后,比如说民航及产业就不利。所以他们并不一定都有共同利益,所以中间有很多的折冲。所谓的民选政府其实是一个让他们对外搜刮分赃、但是对内从解决冲突的一个谈判的平台。在这里老百姓的地位是什么?老百姓的地位其实就是牛羊的地位,驱使牛羊的牧羊犬就是这些媒体人。

但是当美国是世界霸主的时候,他可以对全世界搜刮,这个时候他不需要搜刮自己的选民,甚至可以分一杯羹。比如说当年波音独占全球的民航机事业的时候,这些民航机都可以用很高的价钱卖到全世界去,这些员工都可以舒服地领高薪。你只要能够确定说全世界只有我一家能够造得出这种飞机来,我就能够继续地以高价垄断这个市场。你就可以看出为什么在过去 20 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急转直下,因为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它崛起之后提供了一个对美国的替代,替代什么呢?替代美国的资金,替代美国的市场,替代美国的技术,替代美国的武力等等。

唐湘龙 22:45
没错,让美国赚不到钱了。

王孟源 22:48
美国没办法垄断高端市场,然后从中用简单地收购。这样一来,他们的很多的内部矛盾以前是可以用简单的撒钱来平抚的。我这个说的是比较直白一点。东西的好坏其实跟价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说你买一台电动车,现在美国人不想买电动车了,过去这半年这个美国电动卖不动,为什么?美国电动车一台动辄 5 万、6 万(美元),对不对?但是同样的品质的车在中国卖起来相当于十几万,二十万美金(注:此处应为 ten thousand 口误,应该是指一万多,两万多美元),就是只有 2/5 的价钱。中国的消费者当然认为这是很划算,但是美国的消费者当然认为这很不划算,对不对?你这个车,同样一辆车好不好,卖 60 万的时候非常的不好,卖 20 万的时候就很好,对不对?现在的美国人... 就是以前他们社会里面的那些矛盾、体制上的一些很不合理很大的缺陷通通呈现出来,并不是说他们是新的,而在于他们没办法给所有的一般的民众也分赃,所以没办法收买,平抚他们的情绪。

财团反扑和新自由主义



这个的问题你如果溯源一直溯回去,可以说是美国对罗斯福新政建立一个社会主义政策之后的一个反扑。从大概 50 年代开始,他们先从经济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开始酝酿,开始要发展一套理论说辞来把他们抹黑,把这个所谓的罗斯福的新政的那一套抹黑掉。那就说... 那这个就是新自由主义的萌芽。

唐湘龙 25:17
好,接下去呢... 你刚刚讲这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就是把一些从一开始的时候,当我对于... 为什么美国最后众议院会放手让拜登所包裹的这套的法案竟然能过关,因为川普的态度很清楚,我一上任之后,我马上结束俄乌战争。所以基本上面一直在反对,就是说对乌克兰继续在砸钱。可是第一个美国如果不砸钱,那你可以想见欧洲的,欧洲体系也不会跟着砸,因为你美国都不进来了,那我还玩什么呢?最后这笔钱终究下去了。我就很好奇说这共和党为什么放手了?好,但是孟源刚的那个分析,我就让我们看到背后的 Story。好,但是你刚刚其实已经反反复复谈到了,就是说深层政府跟所谓的新保守派的这样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延续了二三十年之后,并没有人真的去厘清美国的这个 Neocon 为什么今天会成为一个深层政府当中的支配性的意识形态?它是怎么出来的?它是怎么控制的?今天我觉得孟源的准备是有机会让大家一次理解,因为我常听到我们的听众朋友在问这个问题,我们去如何去理解 Neocon 到底是怎么出来的?为什么今天对美国的政治有支配力量?

王孟源 26:41
就是这种财团,人不为己天打雷劈,这种自私自利的态度玩到最后一定是自我毁灭。他们上一次自我毁灭是什么时候呢?是 1929 年那个大萧条。大萧条之后他们自我毁灭,但是最倒霉的还是底层的人民。但是呢,这时候美国因为还是一个新兴国家,里面还是很健康,有很多反思的力量。尤其是罗斯福刚好掌权,掌权以后,他是一个很伟大的政治家,他就以美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导入了社会主义,然后又不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偷天换日地导入了社会主义,这就叫做所谓的新政。那这个新政不断地演化,继承之后演化、从 30 年代开始一直演化,它的顶峰在什么时候呢?顶峰是在 60 年代后期 Johnson 的时候,Johnson 最后一个所谓的那个 Great Society 大社会政策,就是我们现在的所谓社会福利、保险金都是那个时候立法的。

但是其实在 60 年代末期大社会政策出台之后就盛极而衰了,盛极而衰的原因是什么呢?是那些财团当然不甘心被推到一边去,脱离权力的中心、所以他从 50 年代开始收买芝加哥大学的经济系。然后到了 1959 年,有两个很大的财团,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一个叫做 Ford,一个叫做Rockefeller,他们花了大钱投资了美国的几个商学院啊。大家现在觉得商学院,这个是大赚大钱的,要进去很难,这个很重要,能够进去的都很了不起。可是我先跟大家讲一下,在 1959 年之前,美国的商学院就跟现在的教育学院一样,它其实是给大家出去,给一些那个从业人员想要...

唐湘龙 29:09
混个学位吗?

王孟源 29:11
混个学位,去休息两三年打打屁的,一点用、对社会上一点认知都没有。但是这个是什么时候改变呢?就是 1959 年 Ford 跟 Rockefeller 开始投资,投资之后顺便开始搞公关,这时候搞到 1980 年之后,搞了 20 年人之后就变成你要有 MBA 才能够当企业主管。当然他们投资的目的不是光要提升商学院的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商学院教导那种唯利是图,为私利可以完全不顾公益。他们这个所谓市场万能这个理论在于什么?它的核心就是你不必有意地去照顾公益,你只要每个人都自私自利,市场就会自然把贪图私利的功利态度转换成功利的最大化。

这当然是胡说八道。历史上没有一个正面的实证,但是有很多负面的证据。但是他们如果不这样讲的话,你不先洗脑的话,你怎么能够让选民接受呢?因为你这等于是要把政治权利,然后最终是把要财富从中产阶级手里解放出来,中产阶级的钱包里面解放出来,然后回归到这些财团巨富的口袋里面。所以第一个,要先建立一套成套的谎言,言之成理,然后在媒体上反复地放几千、几万次,直到大家都接受为止,这个就是新自由主义的滥觞。然后到了 70 年代的时候,你如果看美国现在知名的这些智库,全都是 70 年代增资或者创立的,这个就是已经... 你可以看到他们一步一步来,先经济系,然后商学院,然后再下一步是智库。到了 80 年他们就把 Reagan——台湾叫做雷根,大陆叫做里根——他们送上了白宫,那他这个时候就开始搞这种市场万能这个所谓的 Supply-side Economics

唐湘龙 31:56
供给侧经济学。

王孟源 31:59
它这个就是简单的就是图利财团的政策,那时候还不叫新自由主义。因为那个时候大家还有很多选民,左派的选民从 60 年代、 70 年代的传统,他们认为这个左派的任务是抵抗资本的侵略,这个也就是正确的认知。所以那老一派的左派还没有死光,所以他们美国就有一票人,他们看出这里面有一个洞可以钻,可以创一套新的谎言来欺瞒新的一代,这个就是在 1980 年代,这个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才真正的兴起。在这之前有人叫做新自由主义,也有人谈后来新自由主义说的那些东西,但是他们都不重要,也谈这些事的人也不会自称是新自由主义的人,也不是谈这些事情。是 1986 年之后才创立了新自由主义。这个新自由主义是什么?就是政治上讲白左、社会自由、这个什么同性恋、堕胎这些东西,然后什么动物、什么人权、什么女权,但是这个其实都是障眼法。它这些指... 这些的目的、这些主张是哪里来的?这些其实都是左派在 60 年代、 70 年代的次要主张。在 60 年代跟 70 年代的时候,左派的主要主张是跟资本做斗争,但是它有一些次要主张,比如说反核,比如说女权、人权这些东西。那他们就想出一个很妙的办法,你反客为主,把这些次要东西搬到台面上来作为核心,这样就可以偷天换日,把你核心为了争取中产阶级跟资本斗争的那个精神,把它偷偷地扔到一边,都到扔到了市场上去。Reagan 当时那种一切为财团利益、为资本利益的政策就可以证明。刚好 1989 年苏联垮了,就是靠这一套说辞把他说垮的。

因为 Reagan 虽然没有走这些左派的社会主义,但是他用的是所谓的自由民主,所以这些 Reagan 的右派这个自由民主这些说辞跟左派这些假左派,所谓白左的这些所谓人权、女权这些东西融合在一起啊。在它融合之后的四年、六年,就 1992 年就很快有一个总统出来,就是 Clinton。Clinton 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他把新自由主义实践到彻底;第二个,他实践的时候是把以前...我刚刚讲了半天一个重点是这一套其实只不过是图利财团的政策,经济管理政策加上一些社会议题的障眼法。但是图利财团在 20 世纪一向是共和党的政策——因为罗斯福是民主党人,所以民主党从 30 年代一直到 70 年代一直都是左派,在经济上是左派,照顾底层民众跟中产阶级——但是 Clinton 借着这个机会,借着把新自由主义抬上 Pedesta 这个祭坛的这个机会,把它也引进了。不只是腐化了整个美国,而且也腐化了民主党。然后与此同时,同样的事情也在英国发生,就是 Blair 也是这样。想想看在 Reagan 搞这个图利资本主义财团的时候, 80 年代英国也是搞同样东西,就是 Thatcher 他们也搞同样,所以等于是隔着大西洋两岸一直搞。

我在博客有一系列的文章讨论美国是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发展出新的一套金融收刮的手段。就是从以往靠的纯粹的国力、工业、军事的这种硬实力转化成用金融手段去搜刮全球,这一共花了 60 年。我刚刚讲的这个新自由主义就是跟这个转换的这种经济搜刮手段配套的政治跟社会理论。

Neocon


至于 Neocon,就是新保守主义,同样的也是在 20 世纪很早就有一些人自称为新保守主义,但是他们所讲的新保守主义跟我们现在所认知的新保守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现在所讲的新保守主义来源是 1996 年的一篇论文,而那篇论文是一个美国的犹太人写的,他写的那个目标不是拿去给当时的美国看,不是要给克林顿看,而是要给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新总理 Netanyahu 那个时候才刚刚当选。

严格来说 Neocon 新保守主义... 你说保守跟自由主义照理说应该是对立的,但是其实它很快就结合了。结合以后又结合得不是很好。这里的问题就在于,新自由主义是完全是为美国的金融搜刮那一套而配套用的,但是新保守主义却是针对以色列而发展,以色列跟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根本没有忽悠的空间,所以新自由主义基本上是一种软实力忽悠的策略。但是新保守主义就是我的拳头大,所以我就去把你打服了就行。同样的也是,1996 年提出四年之后就有一个总统上任,然后要采用这个新保守主义,这个就是小 Bush 。他就任用了一大票这些所谓的新保守主义者,他们一连主动地挑动了两个战争:一个是伊拉克;一个是阿富汗。大家都知道这两个战争都拖了将近 20 年,总共的花费有说是 5 万亿,有说是 8 万亿,这很惨的损失。

美国立国以来一直喜欢躲在后面,这也是因为它的这个地缘战略地位太好了,它可以躲在大西洋后面。其他的列强通通是在另外一边打得落花流水,他可以躲在大西洋的后面。所以他其实从来 200 多年从来没有主动跟一级强权打,他倒是有少数的几次跟二三流的势力打,结果陷入泥潭。在 20 世纪就有好几次,第一次是韩战,第二次是越战。他们其实在越战之后郑重地发誓说再也不干这种傻事了。但是因为新保守主义这一套其实很不适合美国的东西,一看就知道不适合美国的东西,但是因为它在以色列里面转了一手,支持以色列的那些犹太人又刚好是美国的深层政府的重要成员,所以它绕了一圈把小 Bush 给忽悠了,小 Bush 就犯了这个战略错误。

你看这一次的这个俄乌战争,其实已经是改良式的 Neocon,改良式的新保守主义,就是因为美军自己没有下场,对不对?连北约都没有下。这已经是... 你如果跟 20 年前的阿富汗跟伊拉克战争相比,你就可以看出他们的确是学乖了一些。然后他们也的确是圆满地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在战争的第一年,我曾经估算过,光美国的能源界就多赚了 5000 亿美元。美国的军工界没有赚那么多,可能我估计是大约后来的这两年半才赚了 5000 亿。然后再加上金融界所赚的也基本上就是… 然后还有除了欧盟,除了欧元挡在美元前面承受通胀之外,德国还因为切断了跟俄国天然气的这种贸易关系而丧失了很多工业产能,这些很多大部分的工业产能都转移到美国去了,像化工之类。所以美国这一次的确是赚得盆满钵满。所以他们经过 20 年的实验理解到要怎么样把新保守主义融合到他们这一套金融搜刮,软实力赚钱的体系里面。这个是我想要跟大家讲清楚。

以后我再讲新自由主义跟新保守主义,大家也想了解一下。就是基本上美国从 1970 年代打破布雷顿森林协议体系,然后让美元开始浮动之后,它就转为金融搜刮,到目前为止一共有一、二、三、四、五,五次大的潮汐作用,基本上是每十年一次,跟这个国际搜刮的配套的社会跟政治理论就叫做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是外加的军事手段,这个军事手段他们在第一次尝试的时候太粗暴、太直接了,所以他们吃了亏。就是 20 年前在阿富汗跟... 在 2022 年的俄乌战争,他们就把它修正了,根据着这个金融收刮的这种间接原则把它改良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种新殖民主义的一种终极态势。

我想讲到历史的终结,我想大家都还记得福山曾经在二十年前写过《历史的终结》。他所指的“历史的终结”就是新自由主义,因为那时候新保守主义还是刚刚一篇论文还没有被见过。所以今天有关新自由主义跟新保守主义就聊到这里。

唐湘龙 45:08
我要再问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去理解所谓的新保守主义的这个论文?它对于今天,因为那里面其实是有 Netanyahu 本身的一个参与或者说实践的作用,他是如何影响到今天的以色列?他跟以色列的关系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

王孟源 45:29
那篇论文其实就是,原本… 他们虽然是美国的智库,但是他是写给当时的以色列新总理的,他就是说,但是以色列当然没有力量自己独自去打服阿拉伯,他至少在后勤跟财政上要依靠美国的事情。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追寻这种军事冒险策略,但是当然是要把美国拉在后面负责擦屁股。他其实是当初写的时候,他大概也没有想到四年之后小 Bush 上任,他的官员就会把这个概念,这个战略概念更推进一步,变成美国自己直接上场。就是以色列根本不用出面,我美国自己直接帮你去把伊拉克跟阿富汗给打服。你要大家回忆一下 20 多年前美国人在侵略伊拉克之前,他们的那个纽约时报里面的那些社论充斥的论调就是我们这一次去打,可以在伊拉克建立一个民主的天堂。这个民主的天堂会完全地转化中东,变成一个西方化崇美的社会,从而为以色列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

唐湘龙 47:03
就解决了文明冲突。

王孟源 47:05
对,所以你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上看到它其实就是 1996 年那篇论文的一脉相承。略微的改进的地方在什么呢?就是以色列不用直接出面,美国自己替你... 一切替你代劳,以色列可以躲在后面装好人。这个真的是,你如果说有舔狗——大陆有一句话叫舔狗,就是你去追美女的时候,各种手段在所不辞,我那时候想到的就是美国可真是一个舔狗。我不想说以色列对他来说,是怎么样一个美女。

唐湘龙 47:47
对,这个问题就是说就是孟源,孟源在讲到新保守主义,以及我们要理解今天的美国跟以色列的关系,乃至于今天 Netanyahu 所代表的以色列的保守的这个联合政府,为什么从 1973 年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执政?因为 Netanyahu 为什么成为一只九命怪猫,可能都得要从这个新保守主义的论述里面去理解,那才能够看到。

王孟源 48:12
它有一个内政的问题。以色列本身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内部分裂,Netanyahu 对内的权力稳定,是因为它代表了多数。就是他们内部有一个分裂,知识精英对非知识精英这个里面有很大的体制性的裂痕。Netanyahu 是代表那个非知识精英,就是那些农民,还有新移民这些人,所以他能这么稳固。对外套的是这个新保守主义,但是对内是因为它代表了这个多数,代表了非知识精英、反知识精英的多数。

唐湘龙 49:05
好,今天我们前面讲的其实都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然后尤其从事一些广泛但是不太容易被一般人所意识到的思想工作。对于实际上表面的政治跟商业的运作影响有多么的巨大,我们其实都是不知不觉当中被工具化的。即使刚孟源提到说,譬如说我在做媒体工作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不知不觉成为打手。对了,我也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努力保持自己一个独立思考运作,跟尽可能地维持一个简单的人际关系的做法,可它终究不足以去对这个世界的本质面的问题产生影响或者对抗。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听到赖清德说他要洗涤我们的心灵的时候,我听到觉得非常的恐怖。那个那真太恐怖的一句话了,你知道吗?就是我为什么对孟源今天开的菜单呢会非常的渴望,就是我听到那句话我非常的惊恐,我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减肥和戒糖



好,那接下去我们来最后剩下剩下一点点时间,接下去就要来关注一下减肥的历史。减肥看起来是一个全球运动,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好奇很久了,不过孟源今天看来,准备不止他个人在这经过的这个过程,是整个全球减肥运动风潮当中的一员,可是不只在个人实践,而是减肥在人类的文化史当中所代表的意义。好,这个怎么看?

王孟源 50:39
我们首先全球有一个当前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里面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肥胖症的泛滥。而这个肥胖症的泛滥并不只是因为我们摄取的卡路里上升。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这个卡路里越来越廉价,越来越普及,这其实只是一个次要的因素。我们可以从生理上去研究我们为什么会胖,当然这个你吃多了会胖。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卡路里都是一样的呢?绝对不是。有的卡路里增胖的那个效应是其他卡路里的 10 倍,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猿类,我们是猴子演化出来的。那在对猴子来说,每年秋天的吃水果是刚好是适合冬天增肥过冬的一个巧合,所以我们演化出... 这个不是推测,而是你真的可以指出哪一个基因是这样,是负责做这件事情,然后是 1400 万年前演化出来的。你连那个基因演化出来的时间都可以讲出来——1400 万。那人类什么时候跟黑猩猩分支呢? 700 万。700 万年前,人类跟黑猩猩是一家人,然后再往上还有更原始的人猿类,然后在 1400 万年前的时候演化出一个基因,就是我们的新陈代谢的机制对果糖特别敏感,我们一旦吃了果糖以后就会进入增肥状态。注意。你如果要减肥的话,第一个,你的卡路里的总摄取量不能太离谱。这里的均衡的问题就是,你如果要持续减肥的话,又不想挨饿,至少我自己不想挨饿了啊。我减肥,我是不想挨饿。

唐湘龙 53:12
挨饿太痛苦了,这是减肥人物失败的原因啊。

王孟源 53:15
对。所以你要真正说,要说合理地减肥的话,你第一个不能够日常的挨饿,不能说日常挨饿就代表你要摄取足够的卡路里。这个时候真正重要的就是选择不会高速增肥的卡路里,最糟糕的是什么?最糟糕的有两样:一个是酒精;一个就是果糖。

唐湘龙 53:40
可是果糖不是普遍在我们的像水果这类东西里面吗?

王孟源 53:45
水果里面的果糖其实不多。

唐湘龙 53:47
OK,好。

王孟源 53:48
我们演化的时候是因为水果里面的果糖,所以引发出这种对果糖的这个机制。但是现在这个肥胖症的果糖摄取过量,其实是 1960 年代有一个日本人发明了从玉米里面分离出,用酵素把玉米的淀粉转化成果糖。这个时候你所制成的这个玉米糖浆,它的同样甜度比砂糖要便宜 3 倍。然后刚好。70 年代的时候有一大堆心血管疾病,那时候大家就说:哦,这是因为胆固醇。所以从 70 年代、 80 年代的时候,他们大家就说:好,不能够吃太多的胆固醇,不能吃胆固醇就是不能够吃高脂肪。其实脂肪增肥的效应不大,它有,但是不大。像我在吃的话牛排我高兴在吃,我每天都要吃,每天的早餐都是 Brioche。Brioche是什么东西?奶油面包,发式的奶油面包。脂肪你只要适量,真正的你要减肥,最不痛苦和效果最好的就这个性价比最好的,就是戒糖。戒的是什么?戒玉米糖浆,还有砂糖,为什么呢?砂糖是那个所谓的蔗糖,虽然好像不是果糖,但是你一放到嘴巴里面,你的那个唾液里面就会有酵素,它转化成果糖。所以你虽然吃的是蔗糖,实际上还是摄取的果糖。所以 2019 年我被我妈妈骂,因为那时候我离婚了,那几年就没有再照顾自己的饮食什么的。然后 2019 年回去省亲的时候被妈妈骂说你怎么那么胖。刚好我的博客上面有一篇文章,就是讨论我刚刚讲的这些道理为肥胖症的来源。而且你这样一肥胖,蔗糖不止造成肥胖,而且蔗糖跟果糖不但造成肥胖,而且马上就变成糖尿病。糖尿病以后,然后就会有一大堆并发症,这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我刚刚讲到。除了砂糖本身就已经很糟糕了,就是蔗糖的本身很糟糕了,你果糖又比他还要便宜 3 倍。刚好在 70 年代、80 年代又有减脂的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很多东西都是预制的食物,比如说像冷冻食品,或者是包装好的、预先做好的食品。这些食品工厂,他们作为一个商人,他们要生意好就要口感好,最基本的是什么?加脂肪我们就会喜欢吃。因为这是里面的考虑多,70 年代、 80 年代不让你加脂肪,那你就要加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会自然的觉得口感好?甜味。所以他们就开始加果糖。你现在的那些预制的食品,尤其在美国那里的食品里面,那个果糖加的一塌糊涂。这还不算什么,最糟糕的是糖水,全世界肥胖症最严重的地方都是喝可乐喝的最多的地方。所以,最严重的地方比如说美国,已经是美国人已经很肥了,但是墨西哥人比他还要肥。为什么?墨西哥人他天气更热,所以他喝的可乐更多。我小孩子还年纪还小的时候,我带他去麦当劳,他就问我说这个会不会不健康?我说汉堡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其实很平衡的,里面有淀粉,里面有蛋白质,还有 Cheese 乳制品什么都有,很好,还有青菜。比较不好的是那个油炸的那个薯条,但是即使那个,你偶尔吃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麦当劳吃了会胖、会肥,会不健康,最大的问题是那里的那个糖水可乐。你如果到麦当劳去吃,不喝那些加糖的水的话,一点问题都没有,其实就是一个很正常的餐饮。所以你如果去看现在世界上肥胖症最严重的地方,除了美国,美国已经很严重了,但是比美国更严重的还有这些地方,像什么?像我刚刚讲的墨西哥、沙乌地阿拉伯、中东国家,为什么他们那地方不但热,而且还不让你喝酒。

唐湘龙 58:56
所以只好喝糖水,冰的糖水。

王孟源 59:00
喝糖水。

唐湘龙 59:04
对,假装不喝酒,只好去喝糖水。

王孟源 59:07
我 2019 年暑假回来以后,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戒糖,戒糖以后半年就掉了 20 磅。 20 磅是多少?

唐湘龙 59:17
快 5 公斤,不止,到 10 公斤。

王孟源 59:22
将近 10 公斤了。对,就是我体重的 12%,我原本我的体脂肪率超过 30%,一下就掉到 20%。而且不必饿肚子,很简单。

唐湘龙 59:35
戒糖就好了。但是。

王孟源 59:37
我真正放弃的就是糕饼,还有那个冰淇淋。

唐湘龙 59:42
而且这个可是这个很美味,我在台湾,我很难抗拒的是糕饼,比如冰淇淋我可以抗拒,可是我对台湾的糕饼我还真的很难抗拒。

王孟源 59:53
对,这个就看人了,像我原本就不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之类的东西,所以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

唐湘龙 01:00:01
我特别喜欢你们台南人的那个Sang dia的时候的那种的大饼,Dua Biang,你知道吗?那个饼都有超有吸引力的。

王孟源 01:00:12
甜的蛋糕是很糟糕的,还有糖水,你要是这两样能够戒掉,基本上你减肥已经做到 50% 了。然后前天我在煮饭的时候,刚好我去年回台湾的时候,从台湾带回来一罐味精,我就加了一点味精,然后我忽然想起来这个全球肥胖症上去的过程之中,哪一些国家是例外?原本大家以为法国是例外,但是法国最近这 10 年肥胖症也出来了。那为什么是这样子?因为法国人他们,原本他们吃饭是喝酒,他们不喝可乐,但是慢慢的也美国化了,而且他们吃甜点吃的很多,所以他们对肥胖症的抵抗力还没有太高。真正有抵抗力的大家很佩服的就是东亚这些国家,尤其是日本。我在用味精炒菜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这个东亚还有日本的饮食的一个特征是什么?就是我们特别讲究这个鲜味里面,尤其喜欢放味精。我刚刚提到你要让口感好,最简单的加脂肪、加糖,但其实还有一样东西是什么?味精,对不对?我们为什么东亚的饮食文化对全球肥胖症比较有抵抗力?其实就是因为味精的关系。因为我们可以加味精,不需要加果糖,所以我们是果糖的摄取量的上升速度就没有像美国、欧美的社会那么厉害。所以我们才能够(有抵抗力)。但是有抵抗力并不代表免疫。我觉得这种是一种公共卫生的议题,政府应该要首先多做一点公共教育。所以我那个时候,当时我写那篇智库的文章,其实是想要献给台湾政府或者高雄政府。

唐湘龙 01:02:38
哈哈哈,想太多了。

王孟源 01:02:41
2019 年的时候要献给高雄市政府,结果没有机会,但是其实是很合理的。你应该要教导群众不要喝糖水。你即使要喝甜的东西的话,也有零卡路里的,没有果糖的那种人工甜味剂。那个只要不要喝太多,其实要比果糖或者蔗糖要健康很多。你把这个公共教育做下去以后就可以大幅消减糖尿病。糖尿病真的不只是影响寿命,而且是影响生活品质,对不对?它的这个并发症太多了,真的很糟糕。所以我觉得我自己已经尝试过了,发现实在是很有效。而且一个人只是一个资料点,这个是做过双盲实验、大规模的双盲实验反复验证过的。

而且它这个增肥的机制,我刚刚说过它的整个这个生物化学的生医化学的这个回环路、整个新陈代谢的环路都已经是搞清楚了。连你控制那个回路的基因都已经早就定出来了,所以这个东西是完全没有异议的。它的整个的生理机制是完全你被证实的,所以现在只等的是政府为了公共卫生的公共利益呢,然后做教育,然后甚至做强硬的措施。比如说你规定贩卖的、公开贩卖的饮料里面的果糖含量不能够超过多少的,多少能,那你的糕饼里面能够用甜味剂去替代砂糖的,就部分替代,在不影响它那个味道的前提之下,能够尽量减少一般人的蔗糖摄取量。

因为我知道有些人他们就是所谓的 CT,这个美国人所说的那个甜牙齿,他们就是每顿饭没有那个甜甜的糕点就吃不下去。你其实都是有替代剂的,像我现在喝咖啡里面,我会放一点点的那个甜味剂。那个叫做什么?我的化学不太好。(编注,这里指的是三氯蔗糖 Sucralose,商业化产品为 Splenda;参见 https://wmyblog.site/html/108908771.html:我的確是用的 splenda,亦即以葡萄糖稀釋過的 sucralose。不過我一直不敢高調宣傳,怕哪一天莫名其妙出現“疑似致癌”的論文,很難撇清。公共人物,隨時必須承受匿名網民的狂噴;我又不爲名、不爲利,純粹為公益奮鬥的志願者,不必要的因果能避免就避免。)

唐湘龙 01:05:21
当然像是阿斯巴甜这种东西啊。

王孟源 01:05:24
阿斯巴甜这种是比较早期的,我现在用的是比较新的这些,反正他们基本上都是零卡路里的替代,而且你只要不要用的过量,都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反而是我说过有人去算那个对新陈代谢的危害,一克的果糖它的危害跟一克的酒精是等同的。酒精其实已经是一种毒了,你喝下去以后脸会潮红,其实你可以看得出它是一种毒药。你可以想象果糖其实是对新陈代谢的危害,是等同酒精的。

唐湘龙 01:06:08
不过不过不管是酒精或者是糖,它自主的存在是因为它让你的肉体产生一种快乐感,甜味非常快乐,因为这是情节,情绪问题,跟你和喝酒一样,酒基本上面不管你借酒浇愁等等是什么理由,他总是给你带来一种的松弛感跟快乐感,糖也是一样。虽然今天刚跟孟源开玩笑讲说我在听他的减肥经,不过我们在讲的是肥胖症在整个的人类历史当中,尤其现在全球公共卫生课题的时候,它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许多的公共资源最后都耗在你看不见的,因为糖摄取过量所导致的公共的公共的这种卫生当中的风险。

当然虽然我们平常讲说减肥是一个全球运动,不论大部分都是基于美观,基于基于个人的这种外观的审美学上的考量。可是肥胖本身它更大的麻烦在于它其实是个严肃的公共卫生的课题,是跟你健康有关的,而不是美观的这么的单纯而已。可是我看到全球的糖的摄取量还在节节高升,全球的糖并没有减量,你从消费总认知它一定用在哪某些地方,我们现在可怕就在于糖在你的食物里面,它的渗透率太高了,你根本看不见,而像果糖这种东西你根本不容易注意,像台湾的街头巷尾,你是台湾人,台南最厉害是什么?台南最厉害就是卖糖水,那台南卖糖水是这样子,里面的每一个 shot 的都是果果糖,那个一个 shot 一个 shot 下去的时候。

这些当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了,希望大家在注意到自己的健康的时候,特别如果你有这种减肥,上面考量说减肥如何减的健康,不会觉得是自虐,然后又能够有效的减下来。你必须从刚刚讲的从一个什么果糖、酒精的这个时候处理跟对待看起,特别是果糖酒,你会有防范,因为你起码知道你喝的是酒吗?可是果糖就不是果糖呢?在你的食物当中的渗透率真的太高了,蔗糖也一样。

王孟源 01:08:21
讲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很轻松地减肥有成之后自己也很得意,然后就跟我的儿子吹牛,然后他就说我们来比一比,谁能够先把体脂率减到 20% 以下。然后我们就开始比,结果比了几个月以后我们就放弃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看到一篇报道说现在的这个美国的种猪,至少在吃了瘦肉精之后,它的体脂率只有 16%。我估计了一下,我如果不绝食,就是饿肚子的话,我不可能降到16%以下。

唐湘龙 01:09:10
不是,你只要继续吃,在吃美国的猪肉,吃美国的牛肉里面的瘦肉精会让你减得下来的。就是我在台湾上跟大家讲你,其实我们都在不知不觉把自己当做是种猪,在打败种猪。

王孟源 01:09:27
而且现在连猪的那个体脂率都只有16%,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最肥的其实是人,说什么像个肥猪,其实是不对的。

唐湘龙 01:09:38
所以说猪想很肥的人那才可怕。

提问



听众:孟源老师上次提到皇帝用中医反而短命的证据是不充分的。他说这些皇帝是死于正统中医治疗,还是道家的丹汞,他们是否完全遵照医嘱?中医包括针灸、中药,然后这个把脉正骨都是伪科学嘛。他说我和亲朋好友通过中医所治疗的疾病,他相信中医并不是假的。相比于西医,他认为中医的诊断比较主观,缺少医疗仪器的辅助,医师的随意性比较大,容易误诊。可是好的中医很难遇到,他们大部分都有大量的临床。因此中医虽然有一些不好的中医,或者这个坑蒙拐骗不过,但是副作用比较小,对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他不能够接受王孟源片面的否定中医。

王孟源 01:10:41
我解释一下。第一个,在中国古代这个所谓的铅汞丹道跟中医是没有分割的。如果所以他们自己都不分割,我没有必要去替他分割。你如果非要分割的话,小孩子总不会去炼丹嘛,对不对?当然我的博客上面也举过例子了,乾隆的 17 个皇子,而且当时的皇子是要活过一岁,一周岁才算是皇子,否则就是夭折不算。就是乾隆一共有 17 个活过一岁的皇子,他们的平均寿命是 27 岁。他有十个活过一周岁的皇女,她们的平均寿命是 18 岁。那我跟你讲,这里面大概没有人是因为吃丹汞,没有炼丹死的,对不对?没有一个是丹毒而死的,但是我跟你保证每一个都是用了好几个中医来照顾,结果他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几二十岁。这就是很简单的事实。而且这个是我们的老祖宗过去两三千年身体力行,实践了几百亿次的综合结果,所以要是要忽视,要是要曲解,都是对祖宗祖先的不尊重,也是对事实的不尊重。

唐湘龙 01:12:16
听众:他说英国的毒血事件再次证明了市场的局限性。

听众:他说那个王孟源老师今天讲的美国的故事很精彩。对了,我们就从美国的政治实际运作的那个表象,我们去看底层。不过就是最少美国的舆论圈子里面在做政治斗争的时候,不断地在质疑在政治的、在美国的就是说华盛顿特区的底下有一个 deep state,那个理解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如何让那个理解,让更多人可以知道那个 deep state 的它的运作的逻辑,以及它是如何掌控这个世界的?那个是有困难。

王孟源 01:13:02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很好像是矛盾。就是 Trump 这个人张口就来,他基本上撒谎成性,可是为什么大家还会受到他所谓的 Fake news 这种指控而鼓舞呢?就是因为美国的主流媒体他们好像在小事上没有说谎,但是它的主旨是说谎。就像我今天所举的那些例子,对不对?明明他有跟你讲这个众议院辞职的,但是他没有跟你讲这个众议院辞职是为了要通过援乌法案。

唐湘龙 01:13:41
没有错,可怕,这是一种非常的可怕...

王孟源 01:13:44
他小事情没有撒谎,但是他们背后的要讲的那个大的 picture、大局观跟那个脉络,他撒谎了。

唐湘龙 01:13:54
对,所以我们在做新闻工作的时候,就除了避免就是要能够过滤谎言之外,能够让内幕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就事实跟内幕,在新闻工作理解一个事件的时候同等重要。可大部分的时候要同时理解这两件事情非常困难,你要理解事实已经很困难,你要去掌握内幕会变得更困难,有很多的说谎是用内幕去包装的。

听众:想请教王老师怎么看大陆最新的房地产政策,会有效吗?有学者的文章说这关乎到了中美博弈的走势,您怎么看?

王孟源 01:14:39
我对国际金融战略有 100% 绝对的论断,我对中国国内的金融管理的原则也有 100% 绝对的论断。但是对于就业跟经济管理的细节,我是遵从有一分确定说一分话,因为我自己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他们中国政府内部决策的考虑事实上都是保密的,你任何一个网络上公开讨论的人都不知道,不知道就不应该谈。所以我曾经说过韩非子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我知道的事情我一定会讲,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公益有益的事情一定会讲,但我不知道的事情我不会妄作评论。就是当初那个易纲他在人民币汇率上面卖国的时候,我也是一样,先假设他有内部的考虑,一直到所有的借口都被排除了,也就是到事后我才敢公开批评,对不对?我事先只讲说,我认为应该这样做,但是他为什么不这样做?我不知道,可能有他自己的原因。在事后。完全排除了任何借口之后,我才公开地批评。

唐湘龙 01:16:20
听众:他说世卫组织估计 2050 年地球上大约有 13 亿的人口会罹患糖尿病,减糖会是各个国家重要的国安政策。我推荐一种糖叫做阿拉伯糖,一种在日本蛋糕店常用的控血糖的糖。你知道这玩意吗?

王孟源 01:17:12
我不知道,我有我自己用的,哈哈哈。

唐湘龙 01:17:15
然后我下次碰到你的时候你再推荐给我好了。好,今天的时间的关系,非常感谢孟源,因为他跟我们的时区是相反的,所以他总是利用晚上的时间,而且我知道他每次在准备个准备工作的时候,他的自我要求非常高,所以我坦白说,我之所以每次期待他,就是洗耳恭听的时候,对我来讲是非常有收获的。好,感谢孟源的连线,感谢。

王孟源 01:17:43
很高兴跟大家聊天。

唐湘龙 01:17:44
好,下个月再下个月再见,再麻烦,拜。